厦门大学里面还有学生吗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与厦门大学有什么区别

admin 阅读:175 2024-02-10 08:55:25 评论:0
问题描述 厦门大学里面还有学生吗

推荐答案

是的,厦门大学里面还有学生。
1,因为厦门大学是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拥有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因此在校园里肯定有许多学生存在。
2,不仅有本科生和研究生,还可能有留学生、交换生以及其他类型的学生,因此可以确定厦门大学里面还有学生。
3,此外,在学校期间,学生们不仅要上课,还需要进行各种学术和社交活动,填报志愿、参加实习等等,所以学生们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其他回答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与厦门大学有什么区别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厦大的海外分校。毕业证一样。

1、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归由教育部直属的厦门大学全资所有,是厦门大学的海外分校,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的分校。

2、根据《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章程》,学生学习期满并达到有关培养要求的,颁发厦门大学相应的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扩展资料

1、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情况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于2016年2月迎来首批学生,2016年9月迎来首批中国留学生。

计划在2022年达到1万名学生的最终规模目标,包括9000名本科生和1000名研究生。届时,马来西亚本地生源、中国国内生源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生源各占三分之一。

2、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学费

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本科生学费按学分以林吉特的方式收取。由于中国大多数银行不提供马币兑换服务,从2018年开始,中国学生第一学年学费以美元形式收取。

国际学生需要缴纳2500林吉特/年的国际学生手续费。学生修满学分达到毕业要求的可提前毕业。

根据中国教育部规定,所有中国学生本科学制为4年(中医学专业5年)。

百度百科—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厦大马校和本部区别

14名获得泰国政府奖学金的高中毕业生目前正在厦大海外教育学院学习。他们于2006年9月到厦大报到,当时,他们顺畅清晰的中文表达,让接待的老师惊讶不已。而之前培养这些“高徒”的,正是7名厦大研究生志愿者。

选拔7名志愿者

去年3月,厦大与泰国皇太后大学签订了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的协议。这是厦大设立的首个孔子学院,作为国家“汉办”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重点学校和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厦大是首次入选承担建设孔子学院的17所大学之一。

那么由谁来当“孔子”,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呢?厦大决定在全校硕士研究生中招募志愿者。消息一出,就吸引了70多名同学来应征。学校组织了严格的初选、笔试和面试,考察了学生在中文理论、中国文化、英语口语、普通话、板书、综合知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最终7位一、二年级的硕士生胜出,其中4位来自对外汉语专业,他们都曾在厦大海外教育学院给外国留学生上过中文课,其余3位的专业是中文、文艺和中国历史。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学位课程都已修完,结束国外的教学工作后,他们将返校做论文或续修剩余课程。2004级的陈艳艺说,她的专业是对外汉语,这次去泰国支教,是一次难得的社会调查和实践机会。

6月3日,7名研究生开始为期1年的海外支教生活。从学校面试通知到登上泰航的飞机,前后只有50天,从中国到泰国、从学生到老师,文化的差异、角色的转化让志愿者们的人生有了一分难得的新奇体验——带着微笑和爱来传播中华文化、传递中国人的友善。

回味支教生涯

皇太后大学位于泰国北部的边境小城——清莱,是泰国最美的大学之一。校园里火红的凤凰花和娇艳的三角梅,让学子们觉得环境与厦大相仿。但初来时的兴奋和好奇很快就被繁重的工作冲得烟消云散了。志愿者们除了担任孔子学院的教学任务外,还兼任皇太后大学文学院商务汉语专业的老师,每个人平均一周上20节课,口干舌燥,满身疲惫。

真正困扰大家的还是语言环境。学生下了课基本上就不再使用汉语了,这将大大影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于是志愿者们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开口,营造中文环境。课文中有一句叫“我试试皮大衣”,江竹青在读“皮”这个生词时,发现学生们边笑边在叽叽喳喳的谈论什么。最后,终于弄清楚了,原来“皮”(Pi)这个音在泰语中是“鬼”的意思。一位学生说:“老师,pi(鬼)就在你的衣柜里,他出来跟老师说:‘老师,我爱你。’”江竹青说:泰国的pi是不会讲汉语的,我听不懂。学生说:“老师,没关系,我可以教pi(鬼)汉语。”教室里笑声一片……

泰国对老师的着装要求很严格。女教师上课一定要穿裙子,不能穿无袖的衣服。男教师则要穿西裤、衬衣,还要打领带。老师的衣服要一天换一次,否则,学生会认为你不洗澡不换衣。刚到泰国时,一个男志愿者曾笨手笨脚的把仅有的几套上课穿的衣服给熨坏了!幸亏大家救急才过了关。

泰国学生上课经常迟到,志愿者们为纠正这个毛病真是伤透了脑筋,他们制订了一些规则,比如,迟到一次抄5遍课文。江竹青的班级有两名学生去排练中国的舞狮表演,没来上课。不料,学生们课后主动找到她,异口同声向她表态:老师,我们少4节课,要抄课文20遍。江竹青告诉他们不必了,但是,学生们表情严肃而又坚定地说:老师,我们要自己写,一定写!

马杜娟也发过脾气,罚学生“写检查”。她说,当了老师,才真正体验到“恨铁不成钢”的滋味,爱之深,责之切。一次小测验,全班竟有9个同学不及格。那天上课马杜娟虎着一张脸,发完试卷让所有人写自己哪个题做错了,是什么原因错。课后,马杜娟在办公室看学生们写的“检查”,发现很多学生都非常诚恳,有的给老师道歉,说是自己不懂也没问;有的保证下次一定考80分以上……看着这些还略显幼稚的字体,马杜娟意识到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是多么重要!

去年7月14日,泰国北部首届华语写作与演讲比赛在皇太后大学举行,7名志愿者中有4名是评委。马杜娟的一个学生叫林秋虹,报名参加演讲,她的题目是“生活需要掌声”。马杜娟主动接过了为她辅导的任务,从发音、语气、语调、站姿、手势等各方面为她纠正。秋虹非常认真,为了纠正发音,主动把老师的朗诵录下来,回去反复照着练习。比赛那一天,当最后宣布一等奖是林秋虹时,马杜娟比其他人都要激动,“我的学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时,秋虹打来了电话:“谢谢老师,老师很有本领!”

学生爱上厦大

一到孔子学院,志愿者们就接到了一项特别任务,培训2006年度泰国政府留学中国奖学金获得者,强化他们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这批学生来自泰国各府共110名,均是成绩优异的应届高中毕业生,8成学生未接触过汉语,他们将于9月份到中国学习。

志愿者们“手把手地教汉字,一对一地练生词,讲故事似地学阅读”,经过3周左右学习,学生们学会了汉字的基本构造与笔画顺序。帮助学生练习听、说的能力,纠正他们的发音。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们尽快学会汉语!喜欢汉语!

8月16日,志愿者得知培训的学生中有14名要去厦大,当天晚上,他们给学生看了厦门大学的,讲述厦大的美丽和悠久的历史,其实这种“爱厦大教育”早已被志愿者们带到了课堂以及平常交流中,他们早就知道了老师的母校,都憧憬着厦大的新生活。

3个月的培训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这些学生到了中国以后还给志愿者老师打电话说:“老师,我很想你们,我爱厦大!”

据厦大泰国孔子学院院长黄建军介绍:去年6月到8月期间,孔子学院培训的泰国学生现在已进入北京、上海、厦门、昆明等地的10多所高校深造,这批学生入学考试成绩优秀,口语流利。(蓝旭 王瑛慧)

教育方式、录取要求。

1、根据查询厦门大学官网显示,教育方式: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专业采用全英文教学,对英语成绩有要求,而本部则是使用普通话教学。

2、录取要求: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要求留学生具有相应的语言水平和学术成绩,而本部则主要依据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本文 新鼎系統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acs-product.com/post/2379.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版权所有:新鼎系統网沪ICP备2023024866号-15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