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简单

admin 阅读:807 2024-05-11 07:30:17 评论:0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

夫六国者,可谓人之小邦也。然则富国之民不可以事其君,贫国之民不可以力保其身,势不两立而欲合德于民,岂不难矣哉!然则六国之君,亦有好恶矣,其所欲也一也。夫秦之于赵也,欲霸而不可得也;其君好利而恶害,其民劳苦而不可知也。然则赵之民,虽劳苦而其士民可与联也;其士民可与联也,则秦之欲也可得矣。故秦之君,不如赵之民可也。夫赵之君,欲安其身而已矣;然则民,虽劳苦而不失其所也。故赵之民,不如秦之民可也。夫秦之君,欲利而不可得也;然则民,虽劳苦而利不归己也。故秦之民,不如赵之民可也。夫秦之君,利而不可得也;赵之君,安而已也。故秦赵之君,各有所利而不相害也,各得其所而不相争也。故爱利而不爱士民,民劳苦而不知其死也,是以君亡民亡而不复存也。

```

翻译:

```

六国虽然是人民寥寥的小国,但富裕的国家的人民不能全心全意为他们的君主服务,贫穷的国家的人民又不能为自己的生存安全而努力奋斗。在这种势不两立的情况下,要想取悦人民、取得他们的支持,岂非难事?然而,六国的君主也有自己的好恶,他们的愿望都是一致的。例如,秦国对赵国,虽然有想称霸的愿望,却无法实现;因为秦国的君主好利图强,憎恶侵害,而秦国的人民则在辛勤劳作中过着辛苦的生活,难以捉摸。然而,尽管赵国的人民也同样辛苦劳作,但他们的士民却可以联合起来抵抗外敌;如果他们的士民能够联合起来,那么秦国的野心就可以得到遏制。因此,秦国的君主不如赵国的人民可靠。赵国的君主只是希望保全自己的安全,而不追求其他的利益。因此,尽管赵国的人民也同样劳苦,但他们并没有失去他们的基本利益。因此,赵国的人民也不如秦国的人民可靠。秦国的君主追求自己的利益却无法得到满足;赵国的君主只满足于保全自身的安全。因此,秦国和赵国的君主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会相互伤害,各取所需而不会相互争斗。然而,他们只是追求利益而不关心人民的死活,导致了君亡民亡,永无复兴的希望。

```

这篇文章展示了苏轼对六国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刻分析,揭示了各国君主与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协调,为我们理解历史政治关系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本文 新鼎系統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acs-product.com/post/20365.html

声明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版权所有:新鼎系統网沪ICP备2023024866号-15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