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原文及翻译注释课本
《陈情表》原文注释翻译
作者:
苏轼朝廷:
宋徽宗时期,中国南宋朝廷。时代背景:
《陈情表》是中国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篇辞章,写于公元1079年。这篇文章是苏轼被贬谪岭南期间,向朝廷陈述自己的清白无辜,请求平反的一封表章。注释翻译:
臣奉旨将《陈情表》呈上,诚恳请朝廷圣鉴。
臣:谦称自己为臣下,表示对皇帝的尊称。
奉旨:受到命令,遵循君王的旨意。
圣鉴:希望君王能够审阅,并给予明察。
臣云:臣以险衅,致被逐,流寓儋州。
险衅:不幸遭遇的危险情况。
被逐:被放逐、贬谪。
流寓:流亡、流落。
逮词至今,不敢专心致志于治事,惟愿念兹大孝之德,克忠克孝,以阙下愚忠,恢复先职,使臣得展其志于故土矣。
逮:至今,迄今为止。
专心致志:全力以赴、专心致志。
治事:指处理政务。
兹大孝之德:指岳飞忠孝的品德。
克忠克孝:尽心尽力地忠诚孝顺。
愚忠:指自己虽然愚笨,但忠诚。
恢复先职:希望恢复旧职位。
而忧虑滋甚,以至于忘食废寝,时居曷暇,非有负于亲戚,将何以堪其众忧。
忧虑滋甚:担忧加剧。
忘食废寝:形容忧虑至极,连饭都忘了吃,睡眠也被影响。
时居曷暇:时常处于无暇之中,没有闲暇的时候。
负于亲戚:对亲人的愧疚。
当陛下听之,宽臣等罪,使臣等得即归报,以复先职,则捐躯无悔矣。
陛下:对皇帝的尊称。
宽:宽恕、宽大。
捐躯无悔:即使牺牲生命也无怨无悔。
前此愚诚,不敢枉谏。
枉谏:冒犯、胡乱劝谏。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创业未半:指宋太宗赵光义创业未完成就过世。
中道崩殂:中途夭折。
三分:指宋、辽、西夏三国对峙的局面。
益州疲弊:指西南地区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危急存亡之秋:危机四伏,生死存亡的时刻。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侍卫之臣:指宫廷内负责卫戍的官员。
忠志之士:忠诚之士。
追先帝之殊遇:怀念先帝的优待。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开张圣听:开启明察的耳聪,倾听忠言。
光:发扬。
恢弘志士之气:振兴志士的气节。
妄自菲薄:不应该自我贬低。
引喻失义:扭曲比喻,误解真意。

塞忠谏之路:阻塞忠言进谏之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罚臧否:处罚和表彰,评价是非。
异同:差别、不一致。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作奸犯科:指犯罪行为。
忠善者:指忠诚善良的人。
付有司论其刑赏:交由有关官员审判其刑赏。
平明之治:明察的政治。
偏私:偏袒。
内外异法:指内外有不同的法律标准。
**
本文 新鼎系統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acs-product.com/post/15626.html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版权所有:新鼎系統网沪ICP备2023024866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