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晁错传原文及翻译
晁错传是中国古代的一篇文学作品,讲述了晁错在汉武帝的时代中担任宰相的故事。以下是晁错传的原文翻译:
汉高祖十年,天下已定,高祖崩,孝惠即位。孝惠立后,封诸侯王,加封诸子男,天下安宁。及孝惠崩,后元狩中,太子少,百官议立诸子中年长者,群臣共推文叔。文叔辞让,以病谢,乃择中尉耿弇,太尉晁错,辅政,以安社稷。

晁错,字子华,阳翟人也。少孤,耽学,尤工法律。十四入泗上学,十八辅佐刘泽劾丞相鲍信,以知名。后入少府,上书论征发,以谗得罪,被发徙沐阳。时为长沙内史,治行平息,为民所归。汉忤匈奴,正月,而汉兵衰绌,胡人攻邻郡,中州震动,端氏兵困,晁相赏赐,悉发甲士,督师横行阪泉,击胡有功,赏过比肩,封千户。后世传为名将。
后为郎中,王车之事,以童谣诛之,帝以此增显其任事之德,调为文学掌故,筑长城,还中尉,治狱得人心,被上书尊为国士。当是时,朝廷新近罢免诸侯王官属,而天下士民饥荒,贵戚通侯去职归田,晁错毅然谏曰:“今诸侯王闻传召,诣都,请除官属阍者,既入赴朝,还亦不能安,绝其耳目,失其礼义,且民食寡弱,唯期朝廷愍之,乞早除王官属,以示天下,亦愿侯伯从此去职,州县佐治,非所宜居。”帝深以为然,从之。恩遇渐隆,至位宰相,笃实节用,百姓安堵,而士大夫乃称之为“汉朝盛德”。
晁相虽位居武将之上,而南阳侯王恶其政,日益诋毁。晁相不为所动,力行清政,王与相各别,唯恐事迹相称,乃让其长史田叔为侯相,人心归之。此时,天下方上下波涛,陈平发现蒯通之祸,意图除晁相,晁相启其所知,以让吏治。
晁相罢相后,九江太守周官谋叛,晁相援军平之。周官请降,晁相破诺虽怒,还以汉法杀之,为后细君所怨。其后狄青、丁周、韩安国等纷起相攻,幽州军擅立北地王,时以晁相为远见公平,奏
本文 新鼎系統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acs-product.com/post/14732.html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版权所有:新鼎系統网沪ICP备2023024866号-15